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全育人 - 正文

重走长征路,红色全州行——BETVlCTOR伟德官网师生赴全州县开展“重走长征路”纪实

2020/07/24 16:40  黎华龙 李贞燕  阅读:

一、湘桂古道行

湘桂古道作为连接广西和湖南的一条重要古商道,既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承载着沉重的历史重量。两千多年前,湘桂古道沟通着古代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86年前,红军长征经过此地,一场惨烈的湘江战役让无数革命烈士血染古道,先辈们以生命和鲜血铺就通往胜利的坦途。湘桂古道不仅连通着不同地域之间的商贸来往,而且有着更令人动容的,一曲悲壮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湘桂古道全州段

 

为了缅怀和感受中央红军长征时经过湘江古道时的艰难与无畏,2020720日,BETVlCTOR伟德官网“发现美–传播美”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湘桂古道,沿着先烈足迹,在曾经洒下红军战士鲜血的石子路上,开始了近两个小时的徒步体验,最后来到曾经的湘江战役的战场——古岭头村,感受当时的历史厚度。山路坎坷崎岖,仅容一人行走,“只有亲自走一趟,我们才能真正体会红军当时长征的艰辛。”覃哲老师在徒步过程中感慨地说到。

蜿蜒崎岖的湘桂古道

 

队伍不断前行,道路两旁种满了李子树,曾经红军行军的痕迹早已消失殆尽,但蜿蜒在山野间的羊肠小道,仍然诉说着行军路程的艰难和漫长。翻越过一座大山,山脚下流淌着清澈的泉水。党的三大纪律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要求,为了不打扰周围村民,红军选择在离村庄较远的溪流旁边扎营。

来到古岭头村,讲解员为实践队的师生们讲述了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悲壮的红军阻击战——古岭头战役,这是一场以前未载入史册的战斗,当时的红六师第十八团奉红三军团首长的命令,接过红五师担任后卫掩护的重任,在古岭头村附近的烧天岭同桂军进行了一场惨烈的阻击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在桂军的包围封锁下,红十八团奋力抗击,但由于桂军攻势猛烈,红十八团终究不敌,全体英勇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之中。

 

讲解员为师生们讲解在湘桂古道发生的故事

 

二、板塘红军烈士陵

  15时许,队伍一行到达位于全州县两河乡板塘红军烈士陵园,在此安葬的是当年因伤病与大部队失散而不幸惨遭杀害的红军战士。19341130日,红三军团红五、六师接军委电令,从新圩撤退,红六师十九团担任后卫掩护任务。30日下午,在桂军第二十四师的猛烈攻击下,防线被突破,从陈家背撤退时被分割成数段,大部在全州境内被打散,团部在两河古岭头被桂军围困,激战突围后仅剩200余人达到青龙山地域,近2000名红军指战员在此区域壮烈牺牲。据当地百姓回忆,有约100余人的伤病失散红军为躲避敌军搜剿,隐蔽在了板塘村一个叫“耳木洞”山洞里,后不幸被敌军发现,红军烈士们先是被敌人围困三天三夜,断水断粮,最后凶残的敌人将浓烟灌入山洞,坚守在洞内的红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老红军战士肖春发之墓

 

  板塘村里有一名失散的老红军战士肖春发, 1934年红军长征时,他在战斗中负重伤后被当地群众救治,后在此地结婚定居。解放后村里分配给肖春发房子和田地,并推荐他担任当地的生产队长,他时常给子女们和村民讲述耳木洞红军烈士的故事。1974年肖春发回到老家江西于都县居住,晚年时常思念自己的战友,在去世前,他留下遗愿希望埋葬于全州陪伴和守护自己的战友们。经过全州县政府和红二代、红三代努力,于2019年肖春发的骨灰终于被接回板塘村,安葬在了板塘红军烈士陵园之中。唐兴书记在讲解员讲述后,动情地说:陵墓有集中的,也有分散的。红军战士肖春发和他的战友的安葬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和致敬,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的具体落实。

师生吊唁红军英烈

 

三、凤凰嘴渡口旧址

  凤凰嘴渡口旧址是当年湘江战役中红军抢渡湘江的四大渡口之一。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悲壮、最惨烈的一战,这场战役一共持续了七天,湘江战役之后,红军队伍从最初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1934121日,屏山渡口、大坪渡口、界首渡口相继失守后,凤凰嘴成为了湘江以东红军各部抢渡湘江的最后一个渡口。

凤凰嘴渡口旧址

 

实践队来到凤凰嘴渡口,放眼望去,凤凰嘴渡口的位置距离江对岸有一百多米,现在当地老百姓渡江使用的是渡船,不到4分钟就可以到达江的对岸。但在当时,为了渡过这短短的一百多米,红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渡江时,红军头顶是敌军飞机的轰炸,身后是桂军的机关枪扫射,伤亡惨重。渡过湘江之后,红军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保存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机关和主要力量。在渡江战斗中,红军战士们的遗体有的被江水冲走,有的堆积在湘江两岸,鲜血染红了湘江,当时靠湘江捕鱼为生的村民用了三天三夜,将红军的遗体掩埋在离渡口不远处的浅滩边。湘江战役之后,当地老百姓就留下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誓言,以示对红军英烈们的怀念。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渡江旧址

 

  红军长征翻越了十八座山脉,度过了二十四条河流,无数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诠释着长征精神。虽然这段历史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从未过时,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正是依靠这样的精神,我们的社会发展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身为新时代的继承者,我们应肩负起历史重任,载着先辈们的期盼,继续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文/黎华龙、李贞燕;图/蓝键、黎华龙、谢忻)

 




关闭